人才为本 产改铸魂锻造产业铁军——祥云县建材(集团)26年初心不改深耕科技领域勇攀行业高峰纪实之三

2025年10月27日

浏览量:27

分享: 

 

再先进的技术,最终离不开人的智慧与操作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本质是人才的竞争。祥云建材集团之所以能在高技术、高标准的特种水泥领域不断突破,关键在于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(产改)作为战略支点,把党的政治与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优势。

自2019年全县产改启动以来,企业作为试点单位,紧紧围绕打造“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术会创新、敢担当讲奉献”的产业工人队伍,走出一条特色产改之路。

党建引领,筑牢发展根基。通过强化公司党总支和基层支部建设,实施“党建带工建”,融合党的政治优势与工会群众优势,大力弘扬劳模、劳动、工匠精神,推动党的理论深入一线。依托“三会一课”及钉钉、ERP等线上平台,加强党员教育,发挥先锋作用。

人才培育,激活团队潜能。公司建立培训中心,采取“请进来、送出去、内部培训”相结合,2024年开展培训123期、126人次;推行“师徒结对”,2023年成功结对10对,依托技师工作站实现技能职称全覆盖。目前企业拥有高级技师1人、工程师22人、技能职称工人95人,“人才强企”正从目标走向现实。

创新推动,结出丰硕成果。“技师工作站”和“职工创新工作室”不仅是研发与质量攻坚的主体,更是技术“孵化器”与“练兵场”。企业主导参与7项国家标准/团体标准修订,推动干混砂浆、多金属矿充填胶凝材料等新品研发与产业化。

权益保障,凝聚人心力量。企业健全民主管理制度,职代会、厂务公开高效运行,职工提案办结率100%。完善福利体系,签订4项专项集体合同,实施“岗位+绩效”薪酬制度,职工月人均工资达4680元。全面实现“五险两金”,提供多项补贴及带薪年假。劳动条件持续优化,推行“五班三运转”模式,关注职工身心健康,“职工之家”建设与文化生活丰富,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、幸福感与安全感。

机制健全,固化改革成效。企业建立竞聘上岗、创新激励、人文关怀等7项制度,将产改经验固化为《职代会规则》《厂务公开办法》等管理制度。坚持以职工为中心,打造出一支高素质、高技能、高认同的产业铁军,为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。

成果丰硕,红利持续释放。企业技能人才占比100%,2023年杨武章获大理州“技能状元”和五一劳动奖章,阮琳获全国水泥化学分析工竞赛银奖。企业获全国水泥品质检验特等奖、产品质量验证检验先进单位,成为国家级平台理事单位。同时荣获省级“劳动关系和谐企业”、全国“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”等称号。疫情期间实现零裁员,通过转岗稳就业,技术改造实现降本增效。G3班组获全国“工人先锋号”和“安康杯优胜班组”。

职工受益,获得感持续提升。福利保障全面覆盖,含企业年金、各类补贴,劳动强度有效降低。冯耀平获省“劳动模范”,朱丽云获省“巾帼标兵”,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在企业蔚然成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