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市农商银行金融创新,“取水贷”让“水权”变“金泉”

2025年04月15日

浏览量:155

分享: 

 

洱海清波映山雪,剑湖湿地栖珍禽,地热温泉润民生……大理州坐拥洱海、澜沧江、黑潓江等水系,年均水资源总量95.64亿立方米,拥有“亚洲水塔”的美誉,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实践地。

在“两山理论”的指引下,近年来,大理州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单位——大理农商银行以水为媒,以金融之力探索“绿色+普惠”协同发展机制,助推打造生态与经济双赢格局。

 

泉水化“甘露”,润企更润民

 

“没想到取水证也能抵押贷款,这笔钱让我们抢抓旺季生产底气十足!”大理七彩佳源公司企业负责人汪正云感慨道。2025年伊始,大理七彩佳源公司因春节订单激增面临资金短缺。

据了解,大理市农商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消息后,随即联合市水务局,以企业持有的《取水权证》为质押物,仅用3天完成从水权评估到30万元贷款投放的全流程。

以“取水权”为突破口,大理市农商银行打通了企业融资“生态价值—金融资产—生产资金”的转化通道。以此为缩影,大理农信的特色化探索多点开花。

南涧农商银行聚焦高山泉水开发,通过“取水权质押+保证担保”模式,破解企业缺乏固定资产抵押的难题,顺利为小湾山泉水厂发放180万元“取水贷”。据介绍,在该笔贷款的支持下,小湾山泉水厂顺利扩建水厂生产线,有效带动了周边200余户农户参与水源地保护,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增收双赢。

 

地热变“热钱”,文旅焕新颜

 

在有“中国温泉之乡”之称的洱源县,地热资源尤为突出,牛街、九气台等地温泉星罗棋布,是理想的温泉康养旅居目的地,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。各类温泉客栈、宾馆经营者众多,也面临着融资资产不足的困境。

洱源农商银行创新采用“取水权收益法评估”,针对辖内岩栖阁客栈的改造升级需求,通过预测其温泉经营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价值,顺利为其发放50万元“取水贷”。永平农商银行以“无形资产质押”替代传统抵押物,通过评估取水权价值为永平温泉宾馆发放50万元贷款,支持其翻新设备、升级服务。“以前守着温泉缺资金,现在‘水权’变‘金泉’,年利润有望突破40万元!”永平温泉宾馆负责人马璋喜笑颜开地说道。

 

水源生“财源”,转型添动能

 

近年来,大理州依托水、风、光资源,大力实施水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,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,绿色能源产业成为全州工业经济第一支柱产业。紧跟区域产业发展步伐,辖内农商银行量身打造特色金融服务,让地方产业发展底气更足。

剑川农商银行立足黑潓江流域的丰富水资源,联动县水务局建立“水权质押+信用评估”机制,向辖内米子坪水电站发放200万元“取水贷”,帮助电站破解无实物抵押难题,顺利解决设备老化问题。据介绍,电站改造后发电效率显著提升,成为滇西北高原小水电绿色转型样本。在弥渡,华森泉公司是当地矿泉水行业龙头,拥有3条全自动生产线及“悬香岩”“滇茗山泉”等知名品牌。在该公司面临流动资金困难时,弥渡农商银行将公司持有的“取水权”及稳定供货合同纳入授信评估体系,顺利发放100万元支持企业升级节水设备、引入智能灌装线,优化生产工艺,助力企业年产能提升30%。

据悉,2025年以来,大理农商银行实现12个县市“取水贷”全覆盖,累计发放“取水贷”近2000万元,投放量占大理州金融机构的50%以上。从苍山雪水到黑潓江涛,从牛街温泉到高原电站,大理农信以“取水贷”为纽带,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
展望未来,大理农商银行将始终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聚焦苍洱大地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,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。让每一滴水都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活力之源”;让金融走得近水、看得见绿、留得住乡愁,一如既往做好“白州人民自己的银行”。